第116章 关心则乱(1/3)
赵瑗脚步一顿。
太子犹自在那里说道:“这件事情,倒是父皇策划已久的。父皇一早便同孤说过,国之利器,需得珍而重之,这才命孤——姑母这是怎么了?”
太子这才创造,赵瑗不知何时已经停下脚步,微微有些出神。
太子退后两步,五指并拢,在赵瑗眼前轻轻晃了晃,语气有些惊奇:“姑母?”
赵瑗轻轻“啊”了一声,面上浮现出些许歉意的神情。
太子眼力一沉,看看赵瑗又看看十步之外的种少将军,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眉角微微上挑,颇有几分雀跃之意。他一手扯住赵瑗的衣袖,一手从怀中摸出一枚精巧的白玉印章,持续说道:“父皇早已下了明旨,就等过了东西两府,便可昭告天下。姑母你瞧。”
他伸出手,将那枚白玉印章稳稳托在掌心。印章不大,大约只有太子半个手掌的大小,不曾沾染过印泥,倒像是新刻成的。印章正面整整洁齐地刻着两个小篆,一个是“云”,一个“中”。
赵瑗又是一愣。
这枚印章,很明显就是为种沂所刻。上回在汴梁,赵桓便已经同她说过,种将军未来的封号是“云中”,封邑也在古时的云中郡,恰好和她这位燕国长公主相得益彰。
可是,居然只有一枚白玉印章?
太子似乎看出了赵瑗的怀疑,笑着解释道:“侯爷的印鉴绶带,可是一早就配了齐全的。父皇又说,种将战功劳赫赫,就算封个万户侯,只怕也够不上他的不世战功。”
他说到这里,瞥了赵瑗一眼,创造她并没有诧异或是震惊的脸色,才持续说道:“云中侯食邑一万三千户。”
赵瑗猛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万三千户!
“这……”
“姑母先别忙着替将军拒尽。”太子笑道,“父皇与孤可是摆足了十二万分诚意的。未来姑父想要坐稳这个万户侯的位子,还得姑母亲身出马,替他安抚天下的震怒。孤想着,若是开了云中侯这个先例,父皇想要拔擢武将的举动,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这样一来,新鲜出炉的云中侯必定会被推到风尖浪口,必需要有人稳稳扶持,才干立足。
太子一口吻把话说完,又将白玉印章往赵瑗手中一塞,笑着退了出往。赵瑗这才注意到,太子一路将她拽到了州府大堂中,堂里还站着不少人,包含多日未见的枢密院使李纲。
“公主。”李纲捻着长长的白须,朝赵瑗揖了一礼。
“相公不可。”赵瑗赶忙上前阻拦,顺手将白玉印章收进了袖子里。李纲是进士出身,年纪又大,就算见了官家,也可以安安稳稳地坐着。他这般行礼,若是让御史台见到了,非狠狠参上她一本不可。
李纲捻须笑了笑,并未推辞。
赵瑗抬开端,从左到右环顾了一轮。除了刚刚进门的种沂之外,堂中坐着的基础都是随太子出征的兵士。据说这些兵士在关外立下了很多战功,这才有机会追随太子来到朔州。
只不过,对于这些刀里来血里往的兵士们说,种少将军的吸引力显然比她这位公重要大得多。
种沂才一进大堂,就被兵士们团团围住了,连挣也挣不脱。李纲笑着看了一会,又转过火来对赵瑗说道:“漠北这尊战神,可是著名得很。老夫在汴梁时便已经听说,唯有勇冠三军的种氏少子,才镇得住您这位天降神女。”
赵瑗苦笑了一下。
李纲持续说道:“太子的来意,想必您已经知晓。现如今统共有两件大事,盼看公主能够拿一拿主意。头一件是蒙古人当如何处理,第二件便是种将军封侯之事。”
赵瑗沉默。
她当然知道两件事情都相当棘手,尤其是第二件。自从西辽迁都、大理再度称臣之后,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