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99章 言出必行(2/3)

撒上葱花卷一卷……

“咔!”这一口咬下去,他们就知道真正的煎饼馃子是个什么味儿了,再也不是从前的半成品了,而是经过数千年时间的发展成熟,最终才形成的一款流行大江南北的美食。

“好吃!!!”小娃娃们的反响也是很热烈的。

“阿兄我还要,你再给我做一个吧!”七娘那丫头央求。

“乖,你先吃一个,等一下给许家客舍那边送几个过去,回来了我再给你做一个。”罗用还怕他们吃撑了。

“喂,你们在吃什么啊,怎么都不等我?”五郎那小子一回来就嚷嚷,跟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哼,不好好读书,整天就知道吃。”四娘一边啃着煎饼道。

“我哪里没有好好读书了?”五郎停好燕儿飞,几步跑到罗用跟前:“阿兄你给我煎个大的,我肚子好饿。”

罗用这一天摊了许多煎饼馃子,除了自家吃的,还有一些送到许家客舍那边,许家人连同罗用的其他弟子,还有那些住店的郎君以及商贾们,也都跟着尝了一回鲜,大伙儿都言这罗三郎擅做吃食。

不过罗用也就是偶尔勤快一回,这一日过后,他便又不肯下厨了,家里的饭食都是四娘在做。四娘想学炸馃子,罗用考虑到她年纪太小,怕她掌握不好明矾和面碱的使用量,又想到油炸也是有点危险,便跟她说,等她到了十六岁再教给她。

说起来四娘与罗用之间差的也有点大,罗用过年后虚龄都十八岁了,四娘这丫头才十三呢,要等到十六岁,那她还得眼巴巴等上三年。

·

夏收过去没多久,从长安城那边一路修路过来的民夫,也涌入了离石县,因为人手充足,负责组织道路修建工作的官吏也十分干练有经验,这一段路很快便修好了。

这一条路去岁冬日从长安城出发,不断征发徭役,先前的民夫服完徭役回去了,到了新的地方,又不断增加新的人手进去,待到了他们离石这边,所有参加道路建设的,基本上也都已经替换成了离石这一代的百姓。

修水泥路这个活计并不算太累,眼下这个时节,又不是在天气恶劣的寒冬腊月,只要服完了那二十来天的徭役,几年就可以省去许多麻线麻布,当地很多百姓都挺愿意的,只可惜他们要的人手也并不多。

就像皇帝陛下先前所言那般,这一条水泥路,果然就只修到了离石县,在县城外面与去往西坡村的那一条水泥路接上以后,这个工程便结束了。

对于那些一路监督道路修建工作的官吏,罗用免不了就要招待一番,地点就在许家客舍厅堂上面的二楼露台,吃的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是许家客舍的菜品好吃现在也算是出了名了的,这样的招待倒也不算失礼。

席间,先前与罗用谈过罐头方子的那名官员便说了:“关于这个过路费的事情,三郎无需忧心,我已经替你跟陛下说好了。”

“多谢!”罗用心中高兴,连忙拱手道谢。不过,话说这大唐朝的官员都这么全能吗,又能负责谈判又能监督修路的,还是……这家伙该不会就是因为那过路费的事,才被打发出来负责修路一事的吧?

这么一想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罗用也知道皇帝缺钱啊,这些年都不发徭役你当是为啥?不发徭役就能多收点布帛上去啊,那可都是钱,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很有用处的。

所以罗用说不肯交过路费这个事,那皇帝老儿该不会不高兴了吧?

“吃吃吃,来尝尝这个麻婆豆腐,这个菜用到的酱料,可是我近日新制出来的,今天头一回拿出来用,虽还欠些火候,滋味倒也不错。”罗用热情招呼这位官员吃菜。

他家新制出来的豆瓣酱里边加了辣椒,于是在做菜的时候,就没有再另加新鲜辣椒进去,这发酵过的辣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