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028,十八年后终团聚(2/3)

粉。

他死了,灰飞烟灭永世不得轮回。她疯了,从此以后一身红衣修成魔。女子是老禅师的劫数,一切只因为老禅师曾救过她而已。

走进江州境内,唐僧没有直接去知府府衙,而是在府衙门口摆起了书摊。面前摆上几本经书做做样子,一直盯着江州知府府衙的正门。

这些年假知府经历了三起三落,最高的时候爬到了巡抚的位置。可惜他这个人不合群,溜须拍马的功夫炉火纯青,可是一提到别的方面,他想跟诸位大人聊天都找不到共同话题。比他官阶小的他不愿意搭理,比他官儿大的不爱搭理他。

看到知府的轿子离开府衙,唐僧收起书摊走去了府衙后门。管事把唐僧当成了苦行僧,差人带他去厨房吃些斋饭。刚巧碰上丫鬟在给夫人熬汤,手忙脚乱打烂了砂罐。这要是让抠门到家的老爷知道了,一定会打断她的腿。

唐僧安慰丫鬟,然后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管事也就听了唐僧的建议,照他所说去禀报老爷。丫鬟在厨房逗留时间过长,引来了路过的夫人前来一看究竟。

这一看不要紧,夫人将唐僧请进了后堂。把所有下人支开,只留下跟随夫人十几年的贴身丫鬟。

看着面前那张魂牵梦绕的脸庞,夫人哭哭啼啼的抱住了唐僧。她就是殷文娇,唐僧此行前来寻找的娘亲。十八年来,她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着她的江流儿。有好几次险些撑不下去了,是儿子给了她活下去的理由。

她要看着刘洪被绳之以法,她要看着儿子长大成人,她还要去寻找相公的尸首。她不相信老天爷看不到这一切,她不相信老天爷会对她这么不公平。

“娘,你真的是我娘吗?”唐僧哭着问道。

为了让唐僧相信她就是他的娘亲,殷文娇一字不差的说出了血书上的内容。还有唐僧脖子里的红绳,还有唐僧身上那个地方有什么样的胎记。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十八年殷文娇度日如年,但是唐僧却是在前不久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在府衙待了两个时辰,唐僧拒绝了娘亲殷文娇的挽留。答应她很快就会回来,然后他这一走就消失了七天。七天后殷文娇没有等来儿子,却等来了一队从都城赶来的骠骑。为首一人手持圣旨,将刘洪当天斩首示众。

十八年前的疑案真相大白,这件事震惊了朝野。让皇上龙颜大怒,不仅把刘洪当天斩首,还命人抓了江州附近上百位跟刘洪有牵连的官员。一律从重从严处理,发现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一律罪加一等,轻则发配边疆,重则凌迟处死。

殷文娇站在知府门口,心里突然就变得空牢牢的。唐僧从胡同里走到殷文娇身边,轻轻喊了一声,然后将殷文娇紧紧抱住。殷文娇先是在笑,然后开始轻声抽泣,哭湿了唐僧的肩头。这些年她过得很苦,却一直找不到可以依靠的肩膀。

相公死了,但是她现在还有儿子。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她要让儿子成家。然后给陈家延续香火,还要让儿子考取功名。做一个大清官,为天下老百姓办事。

再一次回到知府客厅,殷文娇这才发现儿子奇怪的装束。脑袋上一根头发都没有,身上穿着僧袍。两只手合在一起,分明就是一个和尚。

“儿子,你出家了?”殷文娇不可置信的问道。

唐僧微微点头,然后将这十八年来所发生的一切说了一遍。不过有些事唐僧自动省略了,为人子女的有几个不是报喜不报忧呢。他不想让娘亲担心,所以他不会告诉娘亲有关劫数和使命的事儿。

知府门口,一个中年人正在痛哭流涕。指着知府大门上的牌匾,一个劲的哭哭笑笑。路人都把他当成了疯子,只有站在门里的丫鬟看着他眼熟。后来才想起来,夫人有一副画像,跟面前这个人有七分相似。

丫鬟是个好姑娘,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