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324,一代战神吕奉先 下(2/3)

了。这次他没有让吕布同行,而是留吕布好好思考谈话的内容。

正如吕布所想,董卓确实在瞎折腾,而且是随心所欲肆无忌惮。这虽是大汉王朝,可现在的当家人是董卓。如果他好好对待百姓的话,说不定以后会流芳百世。可董卓不看重这些,他甚至都不看重洛阳。

很久以前,大汉王朝的都城在长安。董卓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他一直向往把都城换到长安。因为长安离凉州比较近,到长安比在洛阳安全系数高出不少。这虽然只是心理作用,可也是董卓一直以来的心思。

他告诉吕布,他有意把洛阳城搞得鸡犬不宁,甚至是让那些人故意来反他。反正他的实力现在是最强的,人少了根本掀不起大浪。一旦有更多的人开始反他,那他就退出洛阳城迁都长安。

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是个退敌之策,其实这事董卓一直以来的心愿。他希望长安是都城,而不是距离凉州甚远的洛阳。

吕布当然想不到董卓会有这个打算,不过既然董卓告诉了他,这事儿他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贪婪不是董卓的专利,身为董卓义子的吕布也没闲着。既然注定要走,那就应该把自己抢来的东西先运抵长安。

而董卓早吕布一步想到了这点,他差人在长安正西建造一座堡垒。仿照长安城的样子,建造一座高七丈宽七丈的堡垒。有人把这里称之为郿坞,也有人把这里称之为万岁坞。

相传,董卓郿坞存放了足够吃二十年的粮食,还存放了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当然不会少了美女,还有必要的杂役仆人。他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他给自己留了两条退路。洛阳待不下去了就去长安,长安待不下去了就躲进郿坞。

高七丈宽七丈的城墙,即便是再厉害的攻城武器,恐怕也没有办法降服这么变态的建筑。更何况,这项工程由董卓亲自建功。百分之百符合国际标准,每一块砖都印有正规厂家的标签,每一条缝都有施工人员的姓名。

一旦这项工程没能承受检验,那方面出了问题就找相关的责任人和施工人员。董卓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他们宁愿一分钱不挣,也不敢打这项工程的主意。

饶是高傲如吕布,也不得不佩服董卓的心思缜密。未雨绸缪的本事真不是吹得,恐怕这项工程都能堪比始皇帝了。

那只是董卓的后手,之所以告诉吕布,是想让他知道该怎么做。别人都在骂他董卓,他可不想吕布也跟那些人一起反他。有时候需要多敲打敲打,不然他怕吕布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他当初杀了丁原,口碑已经就此定性了。没有人会再相信吕布,再加上他现在是董卓的义子。谁都把他看成跟董卓一样可恶,若不是他武艺高强。恐怕死的次数不会比董卓少,或许这也是唯一该庆幸的事儿。

一个人坐在大殿,吕布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激动情绪。他着实没有想到,董卓竟然会如此对他。甚至当面威胁他,不想干可以滚,看看他能不能或者离开洛阳城。

外面真有那么多人想杀自己么?吕布一次又一次在心里质问自己。他找不到答案,因为没有人可以告诉他答案。或许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吧,当初他跟着丁原的时候,身边还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兄弟。

那些人跟他一起上阵杀敌,把后背交给对方。只管冲杀面前的敌人,身后有他们最为放心的袍泽。可现在呢,他们都已经不在了,在吕布来投奔董卓的时候,他们集体消失了。据说是投靠了别人,也有人选择返回了并州。

他想跟他们一起共享荣华,可他们说那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那这样的生活是吕布想要的吗,或许是又或许不是。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没有选择后退或者离开的权利。天下之大,却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缓缓走出大殿,纵马狂奔离开皇宫,吕布一人走进了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