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时运(2/3)
的眉间又透出几分严肃和疲态,此时却是脚底生风,拱手行过礼语气轻松,“夫人还未看过箱子里的东西吧?老奴不负夫人所托,总算是把您的那玩意儿弄来了。”
柳暗花明,杨彩芽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得心花怒放,来不及看茶就站起身。
“夫人稍安勿躁,老奴想着夫人事忙,手边特意捡了一袋出来好跟夫人回话。”夫人有多得主子看重他一清二楚,陈大管事不敢端架子,躬身送上个包袱,态度恭谨,“听找来的人已经过季,所以品相不太好,有些发硬发蔫,您将就着验看。箱子里头的是让人全都剥开刨下的颗粒,听人是能直接做种入土的。”
几支略微发白发瘪的玉米静静躺在包袱皮上,根部连着的包衣已经黄白无水分。
模样难看,落进杨彩芽眼里不亚于满眼黄金!
见夫人满脸喜色,掩不住兴奋得爱不释手,陈大管事心头大定,这才有心情嘀咕两句夫人爱好真奇怪,不爱红妆偏爱农物,嘴上却乖觉,不用主子问就紧着道,“能寻到夫人要的这玩意儿,多亏了重开海禁的干系,也是夫人主意把得住,没因为老奴办事无能就叫停,这一年功夫总算没白费。”
她刚打算叫停,杨彩芽呵呵,这才知道能寻到玉米是因为市舶司。
天津口岸和广州口岸在前朝时,因着临近东北及东南亚附属邻国,各有边境市场开放,如今重开海禁,朝廷特批这两处可重开边境贸市,不为敛财只为吸纳邻国消息,为出海做理论上的准备。
大讯朝地广物博,在邻近国眼里就是淘金地,老百姓不管官家如何举措,只管挣着拉货进边境换钱,即便要被上头刮去一层厚油水,盈利也比自产自销高出数倍。
机缘巧合,玉米就被邻国贩包装成寓意吉祥的观赏植物,送给卫军长官,一层层往上献就到了广州府市舶司提举案头,邻国贩无心插柳,反倒因此做成了贩卖观赏玉米的生意,自此成熟玉米已经入驻广州府大花市。
广州十三行是岭南道商贸龙头,陈大管事的手下消息灵通,本着宁可错过不可放过的谨慎,就这么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杨彩芽转着手中干瘪的玉米,皱着鼻子无语。
西红柿也罢,玉米也罢,舶来品多少都让人敬而畏之,人什么就是什么,就没个有眼力的想着发散思维,挖掘挖掘其他功用。
其实也能理解,虽大讯朝也是以农为本,但定性思维扎根久了,当官的墨守陈规,只埋头研究现有的据朝廷每年的试种和试验田,研究的就是水稻大麦等既有农物,底下看天求温饱的百姓又怎么会吃饱撑的,拿田地人力冒险。
观赏植物,古人还真爱信这种话,西红柿又红又圆又亮,玉米黄澄澄的那可是快赶上御用明黄色了,可不是寓意吉利的好观赏植物么!
照这节奏,只怕广州口岸官船顺利下海后,广州府市舶司就能把玉米敬上京城。
也不知道胸怀大志的腾帝见着这“祥瑞”,会不会乐得围着一把玉米啧啧转。
估计玉米还得被斋戒沐浴,捣腾得真跟朵花儿似的,正儿八经的插到价值昂贵的花瓶里送到御前,供皇帝老子和满朝武瞻观歌颂。
杨彩芽脑补得欢乐,嘴里不忘正经事儿,“听陈大管事的意思,你弄来的这些已经过了收获期?这里头有没有什么法?”
还收获呢,夫人真指着这些东西下地收来吃?
转念想到西红柿推广的成效,陈大管心头一凛,忍不住细看桌上玉米两眼,郑重道,“听下头人这东西在广州府临界属国叫玉蜀黍,在当地是夏种秋收,一年一季。那里穷,好米白面少得可怜,当地人多是直接拿来当口粮吃,听喂牲口也是用的这个。老奴也尝过一口,那味道……”
陈大管事呵呵,显然十分接受不了这种邻国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娇纵
我,每天解锁不同超能力!
恶灵社研究不存在的历史
请叫我咒师大人
嫡女惊华:王牌宦妃
暧昧神医
四合院之随身农场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铁板木匠
墨武融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