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五八章 许攸出谋(2/3)



袁绍微微蹙眉,见了来人,却并没有不满,反而不解的问道:“子远,为何你说此事不可?”

来人,正是许攸许子远,也是历史上导致袁绍失败的罪魁祸首。

许攸和曹操、袁绍为官之时,便是好友。说起来,许攸和曹操更早结识,后来通过曹操而认识了袁绍。或许是因为袁绍盯着四世三公的荣誉,后来曹操和袁绍分道扬镳的时候,许攸自是跟随袁绍。

正如荀彧对许攸的评价“贪而不治”,也正是因为贪财不知收敛,最后事发家人被收押下狱,许攸就叛逃到曹操那边,导致袁绍的失败。

许攸跟曹操最早认识,自然能看得出曹操胸怀大志,毕竟他是个谋士,贪财,眼光还是有的。但是,许攸就像是个投机分子,虽然跟随袁绍,却也没有和曹操断了关系。反正他跟两人都是好友,将来谁坐大,对他而言都没有坏处。

他先前因为帮袁绍护卫家眷,才来的慢,听到袁绍的话,这才出言劝阻。

只见许攸眼珠一转,缓缓解释道:“主公如今新得冀州不久,尚未安稳。中山、常山等地黄巾乱贼已有复燃之态,贼首张燕聚拢黄巾乱贼十余万,乃是冀州之大患。各地州县亦有黄巾乱贼、山贼作乱,冀州如今正是用兵之时,主公怎可将万余士卒送于他人?以属下之间,主公可拨三千人马于曹操,便可让曹操感恩戴德。而其余士卒,主公可用于剿灭乱贼,抑或是驻守州县,以安民心。”

许攸自然不会让袁绍一个兵都不会给曹操,只不过是让袁绍少给一些。就算日后曹操坐大了,袁绍也不会怪罪许攸,毕竟他可是让袁绍少给一些。而曹操那边也有了交代,就算是三千士卒,对于曹操来说也是一大助力。

如此,让双方都满意的意见,对许攸自己也有好处,他怎么会不愿意。

袁绍点了点头,沉声道:“子远所言有理,冀州正是用兵之时,一万太多,那便拨给孟德三千兵马。”

许攸心中大喜,高呼主公英明。而许攸,自然也被在场众人给记下了,毕竟他一言能够让意气风发的袁绍改变主意,可见他在袁绍心中的地位。

……

东郡境内

曹操率领残余士卒交战黄巾残余,麾下有族弟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另有乐进,李典二人,六人各领千余士卒,这些便是曹操在追击董卓失败后剩余的兵力。除此之外,还有鲍信麾下士卒四千,由大将于禁统领。在东郡之内,击败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黄巾残部,经过多次交战,曹操和鲍信二人如今兵力不足五千。

营帐之中,曹操和鲍信二人正在商议。

鲍信皱眉道:“孟德,你我麾下士卒损伤过多,若是如此下去,怕是会损失殆尽。”

曹操点头叹息,略显疲惫的说道:“若是当初各诸侯同心,本初亦有决心,董贼早已诛灭,以朝廷大军,这些黄巾乱贼不过是疥癣之疾。奈何!奈何!当日陈留卫弘助我钱财,如今已是耗费一空,想要招募兵力,怕是难以为继。”

鲍信亦是无奈摇头,随后提议道:“听闻本初已入主冀州,孟德何不向他借兵借粮?届时便可扫荡乱黄巾乱贼,民心归附,还怕没有人投军?”

曹操沉默,跟袁绍同样的心思,曹操一样想要力压对方一头。若是向他借兵,岂不是自认不如了?不过,曹操毕竟是雄主,心怀大志,只是片刻,就想明白了。若是不能度过如今的困境,又谈何与袁绍争雄?

于是,曹操奋笔疾书,便要写信向袁绍借兵借粮。

“报,营外有使说是冀州刺史袁绍所遣,要面见将军。”

曹操和鲍信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一个念头,看来袁绍已经知道他们的困境,主动向他们增援了。

“快,有请来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