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三把章 决定(2/3)

但是,让袁常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人能够让已经逐渐平定的黄巾贼再次复苏呢?

想要让这些桀骜不驯的黄巾贼听从号令,是需要何等的智慧和能力?光靠武力是绝对无法征服这些黄巾贼,这些黄巾贼都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亡命之徒,若是怕死的话,就不会走上造反这条路了。因此,想要让这些黄巾贼信服,只有出众的智慧才能做到。

而且,袁常推测了一番,仅仅有二流谋士的能力,是无法做到的。想要达到这样的条件,绝对至少要有一流谋士的能力。

三国之中的一流以上的谋士袁常不敢说都知道,至少九成都清楚,至于民间是否还有隐藏的大才,那就不是袁常能够知道的。

司马懿、诸葛亮、庞统如今还小,估计还在司马徽的水镜山庄接受教育;贾诩这个惜身保命的家伙现在还在长安;徐庶是忠于汉室的,显然也不可能;程昱估计如今还在山林之中读书,等候他的明主出现;荀彧、荀攸叔侄二人,估计已经去找曹‘操’了;还有周瑜,想来在等着他的好基友孙策。如此,袁常在脑海之中把三国之中堪称一流以上的谋士思索了一遍,似乎没有人能成为黄巾贼的帮手。

莫非,是自己不知道隐藏在山野之中的一流谋士?天下如此之大,很多有才能的人没有被记载也是很正常的事。

袁常苦思不得其解,抬起头扫过郭嘉、赵云和典韦三人,想要询问三人的意见。蓦然之间,一道闪电划过,袁常发现自己似乎漏了一个人。

当下,袁常连忙问道:“奉孝,董卓丧命之时,可有李儒消息?”

没错,袁常漏掉的就是董卓麾下的首席谋士李儒。正因为有李儒的出谋划策,董卓才能掌控朝廷,做到权倾朝野。当日也是李儒出谋,董卓才能在自己麾下的西凉军未到达洛阳之时,掌控洛阳的政局。算起来,李儒无论从胆识、谋略各方面,都能称得上顶级谋士。

只不过董卓在掌控大权之后,对于李儒的计谋已经没有最初的言听计从,否则也不至于沦落到身死族灭的下场。

在罗大大的三国之中,李儒是被李肃拿下斩首。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李儒却是在董卓丧命之后消失不见,再也无人知道他的踪影。

那么,策划这一切的,很有可能便是李儒。

郭嘉听到袁常如此急切的语气,心头一愣,随后回答到:“主公,据传来的消息,并没有任何关于李儒的事迹,似乎一夜之间他就从人间蒸发一般。”

袁常脸‘色’凝重,沉声道:“奉孝,如果你的推测没错的话,那么,隐藏在黄巾贼身后出谋的人必定是李儒无疑。”

袁常前世的时候,就看过一些比较偏‘门’的记载,说董卓有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儒;而也有更离谱的野史,说李儒其实就是董卓的‘私’生子,所以董卓才会对李儒如此信任。对于李儒和董卓究竟到底是何关系,被掩埋的历史显然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是,如果从这一个方面来说的话,李儒策划黄巾贼动‘乱’,也就说的过去,目的自然是替董卓报仇。

董卓虽然是死在王允的计谋之下,但是,别忘了关东诸侯都曾经联合讨董,将董卓‘逼’到长安,归根结底,关东诸侯也是害死董卓的间接凶手。那么,李儒要报复的话,也合情合理。

“袁绍乃是当初讨董的盟主,如果这一切真的是李儒暗中策划的话。那么,邺城如今由黑山黄巾驻守,显然是岌岌可危。”

听到李儒的名字,郭嘉自然一眼看出他的‘阴’谋。不过,袁绍的生死与袁常他们并没有关系。所以,众人并没有太过惊慌。而且,袁绍麾下文武齐全,若是连这一劫都逃不过,那他死了也白死,没有谁会怜悯他。

袁常的心情有些沉重,当然不是因为邺城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