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四三章 吕布退走(3/4)

不是王者。想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必定是要一个无所畏惧,不受制于人的王者。你要借天子之手完成你的理想,绝对是没有可能的。”

王允心中长叹,本以为除去董卓,掌控朝中大权,便能让杂家再次兴盛。然而,蔡邕说的没错,他不是王者,想要借天子之手来完成他的理想,是没有丝毫的可能。正如现在这样,被‘乱’贼们‘逼’到这种地步,他就要出来顶罪,虽然大臣们没有说话,却都是这个意思。他王允却是不得不站出来,否则,到时刘协出了什么问题,他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既然如此,朕便依各位爱卿所言!”

刘协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也终于做出了决定。至于王允是否有意见,他们也根本没有理会。

李傕、郭汜四人见到青罗黄盖,知道刘协来了,当下约束军士停止呼喝,口呼万岁。

刘协站在宣平楼上,望着皇城下的李傕、郭汜四人,道:“卿等不候奏请,随意进入长安,意‘欲’何为?”

李傕、郭汜四人单膝扣地,仰面道:“董相国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非敢造反。但见王允,臣便退兵。”

王允此时就站在刘协身旁,大臣们俱是将目光望向他。而刘协,眼中也没什么表情。或许,在刘协的心中看来,臣为君死,乃是理所当然的事。王允心中再次叹息,当初除去董卓的时候,刘协是何等的感恩戴德,大臣们也是恭贺不断。然而,今日紧急之时,刘协和大臣们都这样的表现,王允心中极为失望。

不过,王允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乱’贼!”

王允知道,今天他不死都不行。如果他拒绝出面,史官的记载肯定很难看。既然如此,他还不如坦然点,还能在自己死后留个好名声。幸好早在之前王允就已经将自己一个无人知晓的儿子送走,王家的血脉得以保存,王允也没什么遗憾了。

王允言毕,径直从几米高的宣平楼跳了下去,口中大呼:“王允在此!”

李傕、郭汜四人拔剑,斥曰:“董相国何罪而见杀?”

“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受诛之日。长安士民,皆相庆贺,尔等岂非不闻乎?”

李傕、郭汜四人再喝道:“相国有罪,我等何罪,何不肯相赦?”

王允昂首‘挺’‘胸’,高声怒骂:“尔等为虎作伥,岂无罪乎?逆贼无须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李傕、郭汜四人大怒,手起刀落,将王允砍成好几截。

四人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士民无不下泪。当下李傕、郭汜寻思曰:“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呼,杀入内来。

然而,樊稠和张济二人却是劝谏道:“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

随后,李傕、郭汜四人向刘协讨要官职,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然后谢恩,领兵出城。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获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

自此朝廷被李傕、郭汜二人掌控。朝廷但有选拔官员,皆出自二人之口。适时,天下各地黄巾再次作‘乱’,兖州一地最为严峻,兖州刺史刘岱死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