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平哪门子的叛?(2/4)
四向流动为祸,算上山东种种矛盾,引发的可是一场大祸。消弭这场祸事,比几百头牛要值钱的多。”
一旦潍县的辽将李性忠真反了,登莱方面的辽军会大面积观望,闻香余孽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到时候兵贼合流,整个山东真有可能被打烂。
山东关系漕运,现在开春就开始打,若导致今年的漕粮无法入京,整个京师百万人口要出乱子,九边靠朝廷拨粮过日子的军队,也会出乱子。
朱延平真是想不到,到底惹登莱辽军的那些人有多愚蠢!
登莱的辽军与此时辽镇的辽军不一样,辽镇的辽军是个大杂烩,此时主力依旧是各省、各镇赴辽军,本土辽人还没成气候。
登莱的辽军都是辽沈失陷以来,为躲避剃发令的辽民扶老携幼渡海来,从其中的精壮中选拔的。有时候往往一家子就靠着一根圆木横漂渤海,死在逃难路上、溺死在海里的辽民,真的数都数不过来。
沿途发生的悲剧实在是多的不能再多,张盖那里就遇到过几次逃出虎口的辽民,抵达海边后为防止被巡哨南四卫叛军发现,竟然将自己的孩子生生捂死,就怕哭啼声暴露。
凡是沦陷区有一口气的辽人,都会跑,死在路上也心甘!
他们遭遇了什么?天启一再下令各地为辽民提供生计、土地进行屯垦自养。起初山东这边与辽人相处的还算融洽,辽人自知仰人鼻息所以做什么都是退让的。
山东人觉得是自己这边武力强盛,又觉得辽人到来后导致自己生活变差,各方面仇视辽人,排挤辽人,所以在山东的辽人真的很苦。
人离乡贱,不外如是。
在魏忠贤手中焕发生机的锦衣卫各处暗桩时时刻刻都在监督着朱延平,一队队飞鸽传书,什么内容都没有,只要一处的鸽子飞到,京师就知道朱延平到了那里。
好在山东到京师的官道维护的不错,可朱延平的运兵车队依旧有不时损毁掉队的,留下替换零件后,大队人马不停行进。
至于补充的牛马都是双份配备,随时替换,一批牛废了留下休养,遣人驱赶回去。
紧赶慢赶,在十二个小时后抵达山东三司所在的首府历城东十里处的官道三岔口。
平均每小时行进四十里,几乎达到了有些步军一日的行军距离!
导致赵靖忠及他手里的亲随发生晕车反应!
在朱延平抵达德州时,山东驿站系统飞骑奔驰,将军情急速送往山东三司及巡抚衙门,一个个都被朱延平的行军速度吓坏了!
临时征用三岔口的驿馆,山东方面的巡抚王惟俭不愿意见朱延平,山东布政使徐从治,山东都司,戚继光长子戚祚国联袂齐至。
五十三岁的徐从治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与游士任同科。戚祚国年近七十,是个身板硬朗高寿的老头。
作为戚氏兵法的受益者,也算戚家军一系,朱延平以晚辈之礼,腰挎哨官戚刀接待戚祚国。
算上赵靖忠这个监军,四人举行短暂会议。
“根本不是他娘的叛乱!狗杂碎张岩不干人事,活活要逼反李性忠!”
作为掌印的山东都司,戚祚国脾气很大,因为山东境内的军队操训都归都司衙门负责,各方面的将领他心里都是有数的。也因为戚家历史的原因,他的脾气真的很大,毫无收敛的大,他无所畏惧。
戚祚国根本不给赵靖忠这个宫里的监军脸面,握着茶碗哚哚敲着木桌显示自己的愤怒:“本该二月十五前运抵的军粮,姓张的硬是拖到现在!辽军上下家小全靠着军粮救命,一名叫做童仇的军士盗了两条羊腿换米给家里吃,姓张的小题大做,无事生非,硬是要逼着李性忠斩童仇以正军法!李性忠不愿杀自己的兄弟,潍县辽民家家断顿,那童仇在二月二十四自裁于潍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