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0章 郯城有好汉(4/5)

完全恢复,硬是要和其他人一起参加考核,白老爷子怎么劝都劝不住,只能是随他去了。

于是常浩这边的招兵工作终于是正式开始了,在常浩亲兵们的指挥下,有意加入新军随钦差大人去杀倭寇的好汉们开始在一张张书案前排队报名,有那好事的人粗略数了一数,发现这才一小会儿,就已经足足有两三千人在那里排着队伍等着报名了!

这个壮观的景象让边上看着的吴明华吴刺史又是好一阵心酸。

想当初,吴刺史被倭寇杀得大败而逃,回城之后为了弥补受损的军力,也曾在城招过兵来着,结果在刺史府门口设的那个招兵处,三天只招到了十七个人。

这人比人,真正是气死人啊!

吴刺史摇头感叹,只觉得自己对招兵这种事儿,真正是有些累觉不爱了。

在一片闹闹哄哄,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结果因为报名的人太多,实在是忙不过来,常浩只好无奈的宣布,今天暂时不举行考核,让报了名的郯城好汉们明天一早再过来。

对此围观的人群当然是大失所望,不过倒也因此而对明日的考核充满了期待。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第二天一大早,归义营这边再次人头涌动,来看热闹的人,竟是比前一天还要多,而且还陆续有那得到消息,听说了昨日的情形的郯城好汉又跑来报名,弄得归义营这边就像是赶集般地热闹非凡。

常浩来了之后,也不废话,当下就让人把报名工作移到了军营当,然后又让人在辕门前圈出了一大片空地,用作公开考核的场地。

常浩一共派出了十名亲兵对来应征的郯城青壮进行武艺方面的考核,这十名亲兵是他亲兵武艺最为高强的十人,其有武安国那帮他从奴市买回来的前禁军精锐,也有常家的年轻武者,个个都是好手。

这十名亲兵分成了三拨人轮番上阵,每次对二十名前来应征的郯城青壮进行考核。

在另外一边,常浩还让人树起了箭靶,由高志山高老爹和王平进行射艺方面的考核。

同时,常浩又让武安国带着另外一些人利用杠铃对应征的青壮们进行力量方面的考核,至于那绕着军营长跑对耐力方面进行的考核,则是比较简单,所以常浩交给了潘大去负责。

就这样,常浩的新军对应征青壮的公开考核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然后很快,郯城人就目瞪口呆地发现,这位年轻的钦差大人手底下的这些亲兵们,武艺还真是不得了。

看着一个个上前去比试的郯城青壮们一个接一个地被钦差大人手下的这些亲兵打翻在地,大家心里都是骇然。

不得不说,武安国操练出来的这些精兵还有那些自幼习武的常家年轻人,手底下的功夫都是过硬,寻常的武者上去,还真是打不过他们。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人打赢这些钦差大人的亲兵,只是上去了五批总共一百个人,才只有四个人打赢出线了,这淘汰率实在是很让人有些无语。

唯一让郯城人稍感安慰的是,除了这四个争气的家伙之外,还另有十余人因为表现出色,虽然是败了或是打成了平手,却仍被额外录取了。

同样的,在射艺考核那边的情形同样是让郯城人感到难堪,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弓箭是个技术活,本来就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转的,弓弩更不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再说了,习武之人也不是个个都会去学这射艺,郯城人在这方面表现得差一些,也是正常。

也因此,郯城人很快就将注意力放在另外两项看来有些新奇的考核之上。

举杠铃和绕营跑。一边,常浩还让人树起了箭靶,由高志山高老爹和王平进行射艺方面的考核。

同时,常浩又让武安国带着另外一些人利用杠铃对应征的青壮们进行力量方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