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1章 盛举需共襄(4/5)

史大笔一挥,就从郯城的武库中调了一千六百套崭新的衣甲送到了归义营,当然,配套的武器也是一同送了过去,只是一天时间,就解决了新军的基本武装问题。

甚至在晓得了钦差大人十分重视远程攻击手段之后,吴刺史还把武库中仅有的几百具弓弩也尽数拨到了归义营那边,同时又命人赶制弩矢。

值得一提的是,吴刺史为了制造弩矢而找到的铁匠作坊,正是白家开的。

虽然看白家左右不顺眼,不过如今白家也算是搭上了钦差大人这条线,且不当日白老爷子一下子就砸出了这许多东西声援钦差大人的新军,白玉方这位白公子也加入了新军并因为通过全部的四项考核,而成为了新军中的一名军候,白家在郯城的地位形象也随之一下子高大了起来,吴刺史还知道,钦差大人将那位据是洛阳来的富商的上官柔上官姐,介绍给了白家认识,据是想让上官家和白家联手在徐州地面上搞个什么商会来着。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吴刺史整天围在钦差大人身边转悠,哪里不知道这位生得绝美的上官柔上官姐,和钦差大人有着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搞不好就是将来的将军夫人,钦差大人把白家和上官家拉拢到了一起要组建商会,这显然是把白家当成了自己人来看啊!

有了这样的认识,虽然心里还是不舒服,吴刺史当然也不可能再去找白家的麻烦,相反,为了给钦差大人留下个好印象,能屈能伸的吴刺史还主动向白家示好,把和新军有关的大生意直接交到了白家的铁匠作坊。

只要是为了抗倭,是为了帮助钦差大人,吴刺史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个人恩怨是放不下的,事关锦绣前程和身家性命,吴刺史还不至于那么看不开。

吴刺史这边为了新军的事情忙上忙下,常浩当然也没闲着,新军的操练有武安国这个练兵奇才打理,基础的武装方面吴刺史又帮他解决了,他现在只要执掌大局就行,倒也不用凡事亲力亲为,于是他便当起了甩手掌柜,然后开始和上官柔还有白世光白老爷子一起,忙活着组建商会的事情。

钦差大人要亲自出面组建的商会,当然不是一般的商会,所以这个商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郯城里联络城中的当地商人,让他们为倭寇的首级开出赏格。

起来这主意还是上官柔想出来的,身为洛阳第一白富美,上官大姐很习惯于用钱去解决许多问题,在上官大姐看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不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比如,要怎么才能把常浩这家伙的心给牢牢地抓住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对待倭寇这件事情上,上官大姐的想法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她坚信只要开出合适的价格,就能调动起徐州人讨倭的热情。

对此常浩自然是乐见其成,郯城富裕,城中富商不少,如今倭寇横行,对他们造成的直接或是间接损失可是不少,他觉得上官柔的这个法子,思路相当的开阔,值得一试。

更重要的是,常浩觉得这样的动作对于提升徐州人的士气,应该会很有帮助。

毕竟讨倭这种事,还是大家一起来干比较好,只靠他的新军,徐扬二州这么大的地方,他哪里顾得过来?最终还是要靠徐扬二州的军民们不是?关键就是要把他们的抗倭热情提升起来,打消他们心中对倭寇的恐惧感。

于是乎,常浩这个钦差大人带着上官柔,由白老爷子这个地头蛇带路,开始拜访起城中大大的商户,协商起这赏格的事情来。

不得不的是,钦差大人先有老鸦渡大败倭寇的辉煌战绩,前几日招兵时显露出来的实力又大大地震撼了一把郯城人,加上上官柔这个谈判高手,又有白老爷子这样的地头蛇护法,办起这事情来还真是无往而不利,很快地,就有十几个城中的富商答应和上官家白家一起共襄盛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