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03章 祭旗忙出征(2/5)

不过这一段时间,常浩让武安国从那些未能通过荡寇军考核的青壮中挑了一批人补充了进去,让其规模再次达到了一万七千人左右,随后得知消息的郯城人又掀起了一股应征的热潮,许多有志杀倭的青壮都是想着,就算不能加入荡寇军,加入郡兵也不错啊,要知道现在郡兵可是钦差大人掌管着,还和荡寇军一起操练呢!

也因此,到了现在,东海郡郡兵已经恢复了原先两万人的满编编制,这一次出征,常浩让武安国挑选其中的精锐,组成了一支七千人的军队,随同荡寇军一同出发。

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常浩觉得兵贵精不贵多,二来郯城这边总要留些兵马守城,不然的话,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常浩哭都没地方哭去。

守城的任务,常浩当然是交给了吴刺史来打理,不管怎么说,除了常浩这位钦差大人之外,吴刺史终究是徐州这边官职最大的人,郯城交给他来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有一万多兵马在手,郯城又是城高墙厚的大城,易守难攻,吴刺史只要自己不犯糊涂,就算两万倭寇真的打到了郯城,他也能坚守一段时间,等到常浩回援。

当然了,常浩认为这样的情形不太可能出现就是了,主动出征还让倭寇打到了城下,那出征岂不是完全没了意义?

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三千荡寇军和七千东海郡郡兵合兵一处,两下里的人马这段时间都是武安国在操练,每日里拉到城外苦练,这来来往往的,相互间早已熟悉,配合起来也是相得益彰,不一会就组成了一个万人大方阵。

这是一个十分整齐的万人大方阵,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斜着看还是一条线,人人面色肃穆,一眼望去,一股凛然之气油然而生。

这壮观的场面看着不单是围观的百姓们啧啧称奇,就连吴明华吴刺史也是惊叹不已。

想当初,东海郡的郡兵在他手里的时候,何曾有过这般气象,每每列队,非但耗时甚多,列成的阵型也是七扭八歪,不堪入目,哪似而今这般,万人齐动还能如此齐整?

“这是……”

吴刺史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也是见过世面的,想当初在洛阳,哪怕是号称天下精锐,大汉强军的禁军,也没有如此惊人的表现啊!

如果禁军那样的都算强军,那眼前这支军队,又该算什么?

思及此处,吴刺史不由得对那位荡寇军的武安国武司马刮目相看,百姓们不清楚,吴刺史可是知道,这荡寇军和东海郡郡兵的训练,常浩极少过问,基本上都是这位武司马在操办,月余时间,就有如此惊人的变化,这人练兵的手段,当真是非同小可!

这钦差大人非但自己勇武过人,胸有谋略,这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啊!

吴刺史有些羡慕地这样想着,心中的忐忑忽然就少了许多。

有这等强军,此战必胜!

再想到接下来自己将指挥着同样受过武安国训练的一万余兵马守卫郯城,吴刺史心中又是一阵激动,只觉得自己当初将兵权让给钦差大人,实在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他甚至开始想着,等这一次的战事结束,自己是不是应该和钦差大人说一声,然后向那些武司马讨教一番这练兵的心得了。

吴刺史这边满脑门子的胡思乱想,那边荡寇军列阵完毕,常浩顶盔贯甲,骑着同样全副武装的白狼,带着武安国等荡寇军中的将领,来到了阵前,随着他大手一挥,早已被提前押送到东城门外的那些俘虏,便被那些奉命看押的郡兵们押到了阵前。

数百个俘虏,分成几排,被这些郡兵押着跪在阵前,这时候这些俘虏已经知道了自己将要面临的下场,个个都是面无人色,有人想要大声求饶,也有人悍不畏死,到了这时候还想要破口大骂,不过他们每个人的嘴都被塞住了,任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