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3/4)

,众卿再商议一下,看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程秉悄悄望向对面的刘存,看到刘存微微低头,暗暗吸口气大声说道:

“既然一时没有人选,臣举荐一人,原冀州馆陶县衙掾吏、现琅琊县书吏赵溶赵延德,此人今年四十有一,出身世家,‘精’通政务,熟悉军事,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数月来,协助琅琊县衙安置流民数万,此次刘子鉴大人率部征伐,赵溶为全军督粮官,总领全军粮草供给,并亲率五千民壮为后队,为击溃数万贼寇收复东安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臣以为,赵溶之能可胜任东莞县令之职,且他出自琅琊,在琅琊军民中素有威望,与留守东莞的琅琊将士相互熟悉,若担任东莞县令,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众人颇为惊讶,许慈与程秉‘交’情莫逆,与刘存的关系也很不错,也见过两次前来王城办事的赵溶,所以毫不犹豫予以支持:

“臣赞同主簿大人的举荐,赵溶此人仪表堂堂,满腹才华,其祖上曾任荆州夷陵县令,可谓历代书香‘门’第,去岁黄巾之‘乱’席卷半个天下,馆陶赵氏一族奋起抵抗,力拒十倍之敌,全族十不存一,身受重伤的赵溶最终在数名忠仆拼死救援之下得以幸免,不得不跟随大量灾民流落我琅琊境内,若非如此,子鉴大人也许就得不到如此人才了。”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露’出了笑容,刘玺随即笑容可掬地征求刘存的意见。

刘存非常坦诚:“君上,说句实在话,微臣在军事上的能力,远比行政强得多,别看微臣在琅琊做出点滴成绩,其实微臣只是动动嘴皮子,所有事务全都靠赵溶和衙‘门’同僚去做,微臣每月‘花’在政务上的时间,加起来恐怕不到五天,其余时间基本都是训练士卒,还有就是巡查境内各乡的农垦与工坊,与赵溶先生的施政能力比起来,微臣深感汗颜。”

众人惊愕不已,望着满脸羞愧无地自容的刘存,略微联想立刻明白,这恐怕是刘存的肺腑之言了,觉得刘存正如外界传说的那样,心‘胸’宽广坦诚实在。

唯有程秉心里知道,外表淳厚满脸正气的刘存不过是谦虚而已,刘存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精’明,都要深邃。

刘玺听得有趣,再看到刘存的窘迫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爱卿实在有趣,哈哈!这事就定下来吧,寡人准了!”

两个并非‘肥’缺的小县县令人选确定后,商讨的议题终于涉及整个王国的核心利益。

刘玺先是检讨自己忽视武备的错误,话语中对国相的老去无可奈何,对能力有限重利惜身却出自名‘门’的中尉萧建颇多不满,最后希望众人商议一下郡国的武备如何改进,将校如何调整,恳请大家献计献策,畅所‘欲’言。

刘玺话音刚落,内史苍慈就站出来,大声举荐刘存担任王国中尉,理由非常充分:“萧大人去意已坚,传言其家族已说动朝中重臣,并获圣上恩准,即将委任其为北军骑都尉,近日就会离开王城赶赴洛阳。”

苍慈的一番话大大出乎众人预料,刘存连忙望向主位上的刘玺,看到刘玺含笑望着自己,立刻明白定是苍慈与刘玺商量好的事,心中不禁暗暗叫苦。

看到神‘色’各异的众人都盯着自己,刘存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君上,微臣心里有些话想对君上倾诉,这些话藏在微臣心底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说,今天……今天微臣实在想不到内史大人有此提议,微臣万分感谢内史大人的信任,但微臣希望君上能听听微臣的心里话,若是听完了,君上依希望微臣带兵,微臣定会全力以赴,勤勤恳恳报效主上!”

众人大吃一惊,不明白刘存为何放弃郡国中尉这样的高职,如果答应下来,国君只需吩咐即将致仕的国相大人在奏章上署个名,然后上报朝廷备案,刘存就是秩比两千石的高官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