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威震天下(2/3)

十五万大军,或死或降,损死了近八万余众,只有不到七万余人,逃至了白马一线。

冀州虽然人口众多,袁绍可以大肆征兵,重整旗鼓,但新募士卒的战斗力,跟老兵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袁绍必须保住这七万人,才能在这样老兵的基础上,来重振实力。

驻足于岸边,袁绍远望着南岸,如纸的苍老脸上,涌动着悔恨、伤感,还有愤慨等诸般情绪。

“我袁绍,竟然被一个逆子,大败到如此地步,苍天啊,你真是有眼无珠,你为何要护着一个杀兄背父,大逆不道的畜生啊~~”

袁绍是仰天大叫,怒问苍天,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罪于了“苍天不佑”。

左右高览、辛评等文武,皆也各自摇头,黯然神伤。

如血的残阳下,袁绍和他的部下们,尽皆沉陷于惶恐与悲伤之中。

就在袁方的大军,高歌猛进,袁绍和他的败兵,狼狈北逃时,数不清的细作,已经星夜兼程,将这场南北大战的结果,送往了天下各地。

天下诸侯的眼睛,都在关注着这场南北大战,谁胜谁负,都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战略与决策,他们岂能不密切注视。

濡须口,江东军水营。

中军大帐内,孙策目光沉峻,手抚着下巴沉吟不语。

周瑜则指着地图,指点江山,谋划着北攻淮南的战略,情绪似乎有些亢奋。

数月已过,他脸上的伤痕早已愈合,但却留下了一条永世无法磨灭的痕迹,就那么显眼的斜长在脸上。

江东美周郎的名号,已成为过去。

自这以后,周瑜就少了几分儒雅,脾气变得有些暴戾起来。

而在另一侧,一位与周瑜年轻相仿的青衣文士,则负手而立,静静的倾听着周瑜的口若悬河,气度则要沉稳许多。

“二袁僵持不下已久,相信至少还得四五个月才能分出胜负,我以为,一待开春水涨,我们就即刻发兵北上,攻陷合肥,一举夺下整个寿春,那时候……”

周瑜自信之极,仿佛对淮南志在必得。

正洋洋洒洒时,亲兵匆匆而入,将一道帛书奉于了孙策。

孙策也没当回事,随手展将开来,粗粗的扫了那么一眼,蓦然间,却是神色骤变。

“怎么可能,竟然这么快,太不可思议了……”

孙策连连摇头,脸色和语气中,尽是惊诧,仿佛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

“伯符,怎么了?”周瑜奇道。

半晌后,孙策才长吐一口气,情绪平伏下来,将那一道帛书,默默的递给了周瑜。

周瑜满怀狐疑,接过一看,瞬间变色。

情报上,只有短短几行字,称二袁于离狐一线决战,袁方大败袁绍十五万大军,袁绍已败逃河北。

南北大战,已是决出胜负!

而且,还是比周瑜预计的提前四五个月,笑到最后的那个人,竟然还是袁方!

“袁方……竟……竟然胜了?”

周瑜脸色凝固,阴沉如铁,半晌后,方才惊诧艰难的吐出了几个字。

孙策长叹一声,摇头感慨道:“没想到,这袁方竟强到这般地步,连袁绍二十万大军都能击败,这真是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公瑾啊,看来我们北取淮南的战略,不得不改一改了。”

周瑜却仍捧着那道情报,整个人身陷于惊异之中,尚无法自拔。

而这时,那一直沉默的青衣文士,却淡淡道:“主公,今袁方取胜,其势已成,淮南我们是暂时无法攻取了,我以为,主公不妨先西攻刘表,夺取荆州,待全据长江之后,再图北进不迟。”

听得此言,孙策蓦然眼前一亮。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