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一章 剑指汉中(2/3)


这两条道是诸谷道,最平坦的两条大道,运粮难度虽然减小,但缺点却是要攻克汉最西面的阳平关,才能够进入汉平原,直取南郑。

阳平关有多险峻,熟知历史的袁方,最清楚不过。

除却这两条平坦谷道,另外的斜谷、骆谷和午谷三条谷道,虽然路途较短,但地势却极其崎岖,许多路段,只能以栈道通行,连人行走都困难重重,更别说是粮草运输。

倘若走这三条谷道,就意味着袁方必须准备远比实际所需,更多的粮草,因为大多数的粮草,都被消耗在了运输的路上,能有三分之一运往前线就已经不错。

但现在的问题却是,袁方二十多万大军才征讨完关陇,粮草消耗极大,他必须要等到秋粮下来后,才有足够的粮草运抵关,来支撑这场粮草消耗极大的南征。

可恼的是,此时距秋粮下来,还有一两个月,而益州的军情形势变化,又容不得他拖延到那个时候。

“粮草运输,粮草运输啊……”袁方指尖敲击着案几,眉头暗凝,若有所思。

这一场军议,就此结束。

尽管袁方定下了南取汉的战略,但究竟什么时候出兵,一时还无法确定。

毕竟,他不能冒着把十几万大军,饿死在秦岭里的风险,强行用兵。

一连三日,军议无果。

是日入夜,袁方毫无困意,尚踱步于堂,凝视着高悬的汉地图,思索着用兵之计。

这时,义从亲兵来报,言是领军将军诸葛亮,深夜求见。

“这么晚了,阿亮来做什么?传他进来吧。”袁方狐疑,拂手令道。

片刻后,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袁方回头看去,却见诸葛亮兴冲冲的大步而入,看样颇为兴奋。

“阿亮,什么事这么兴奋,大晚上的不睡来找为师?”袁方目光又转向了地图。

诸葛亮喘了一口气,激动的叫道:“师父,我或许找到解决师父难题的办法了。”

心头一震,袁方蓦然转身,英武的脸上,已闪现一丝惊喜。

“什么办法?快说。”袁方精神为之一振。催促道。

诸葛亮便不紧不慢。将他的办法,诿诿道来。

“原来如此……”袁方听罢,禁不住一声感慨,脸上浮现出一抹会心的笑意。

沉吟片刻。袁方一拍案几。欣然道:“很好。就用阿亮你的计策,速速去准备吧。”

“诺!”诸葛亮兴奋一应。

……

次日,袁方便再召集众臣。向他们宣布,一月之内将举兵南下,攻取汉的决策。

众臣精神为之一震,武道们都跃跃欲试,巴不得尽刻开战,他们好再立新功。

官和谋士们,却再次将秦岭谷道崎岖,粮草运输不便的难题,搬上了台面。

袁方却自信的声称,关于粮草转运,他自有解决之策,众人无须担忧,只管全力准备南征之事便可。

这般豪言一出,不仅是臣谋士,就连武将们也大为惊奇,众人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他们的王上能有什么办法,克服秦岭险峻

袁方也先不点破,众人们虽有狐疑,却只得暂时压下,紧锣密鼓的为南征诸事做准备。

决策已下,袁方第二件事,便是借着汉帝的名义,下诏封张鲁为司空,召其入朝为官。

同时,袁方还借汉帝之诏,令张鲁将韩遂这个叛贼,一并解赴洛阳。

于是,袁方委任的信使,便携着这道天之旨,从长安出发,星夜兼程前往汉南郑。

……

汉,南郑城。

军府大堂,高坐于上的张鲁,盯着手那道圣旨,眉头越凝越深。

“袁方这厮,假借天之诏,分明是想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