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三章 唯袁方有此魄力(2/3)

万精兵,即刻出兵,依计行事。”

“末将遵令!”魏延慨然应命。

得令的二人,当天便点起了两万精锐的山地兵,趁着夜色的掩护,不攻剑门关,反是折返北上,往阴平郡方向而去。

……

烈日当头。

那一支沉默的的军队,正在烈日的炙烤下,沿山开凿的栈道上艰难行走。

大齐的战旗,依然是飞舞。

崎岖的山路,一边是不见底的深渊,另一边则是接近十度的万仞之崖。

如此险岭之路,纵然是走惯了艰险山道的这些精锐山地步兵,也无不为之心惊胆战。

士卒们每迈出一步,都必须倍加的小心,否则稍有闪失,就可能会滚落山崖,摔成肉泥。

这支军队的统帅魏延,现在已汗流湿透,疲惫不堪。

他一手提枪,一手扶着崖壁,小心翼翼的行走在了那吱吱呀呀作响的栈道上。

在这里,将军和士兵的生命是同等的,决定他们生死的不是身份,而是步迈和运气。

一声凄厉恐惧的惨叫在身后方响起。

魏延转身看去,目光,只见一名士卒正大叫着坠落下去,转眼之间,那远去的尖叫声,便由“砰”的一声闷响结束。

又一名不幸的士卒,坠山身亡。

齐军的两万名士卒们,似乎早已习以常,只是稍稍唏嘘后,便继续的小心翼翼前进。

黄昏之前,魏延和他的军队,终于顺利的通过了这座叫作摩天岭的险峻山岭。

最为险峻的一段已经走过,前方路途虽依然艰难,但魏延和他疲惫的士卒们,已是大松了一口气,感到前路已轻松了许多。

累到筋疲力尽的魏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和其他士卒一样,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亲兵递上了水囊,魏延接将过来,仰头一口气灌了个干净,精神方才稍稍好转。

“我们还有多远才能穿过这小道?”魏延抹着嘴上水汗,向身边的向导问道。

“过了这摩天岭,前边的路就好走许多,我看再有四天,必能走出去。”

四天,只剩下不到四天。

魏延仿佛一下恢复了力气,拭干净了嘴角的水渍,继续大步前行。

两万名的齐军将士,没有太多的时间休息,继续在骄阳的映照下,沿着崎岖的山路继续望北而行。

昼夜兼程,山势渐低,前路逾显平坦。

……

四天后,魏延翻过最后一个山头,站在山顶,举目远眺,便瞧见一条玉带,正在山间蜿蜒前行。

那条玉带,就是涪水。

而涪水之畔,一座城池的轮廓,已经依稀可见。

“魏将军,前边那座城,就是江油城了,我们活着翻过这阴平小道了。”向导遥指前方,激动的叫道。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些累到几乎筋疲力尽的大齐将士,立时激动得要热泪盈眶,互相拥抱,欢呼吼叫起来。

魏延眼眸,激动得更是热泪盈眶。

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走过七百里的无人之地,他们终于坚持下来了。

目标江油城,就在眼前!

这就是魏延为袁方所献的计策,从阴平郡偷渡阴平小道,绕过剑门关曹操的大军,奇袭江油城,直插曹军侧后。

曾经的历史,邓艾就是自北向南偷渡阴平,绕过姜维在剑阁的蜀国大军,直取成都,覆灭了蜀汉。

只是,阴平小道太过难走,也只有邓艾这种不怕死,善于用奇之将才敢用。

和邓艾一样,魏延正也是这种人,曾经历史,他就曾给诸葛亮献上过,走午谷奇长安城的计策,却被诸葛亮以太过用险为由拒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