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离襄阳,只差一步(2/3)

接应他的大军南渡。

……

次日,日落时分,几万曹军皆已渡河,登上南岸水营。

曹操最后一个踏上栈桥,望着北岸拱手让出的樊城,脸上闪烁着不甘。

“主公莫忧,有我蔡瑁在,那袁贼纵有百万大军,也休想渡过汉水。”迎上来的水军都督蔡瑁,大发豪言,一脸傲色。

曹操的荆州水军,分为两支,一为襄阳水军,二为江陵水军。

蔡瑁通晓水军,又是曹操旧友,出身荆襄蔡氏大族,今又变成了自己的大舅子,曹操自然将襄阳一万水军,交由蔡瑁统领。

“德珪呀,襄阳的存亡,我和你妹妹的安危,就都靠你了。”曹操语重心长的嘱托道。

蔡瑁昂起首来,拍着胸膛,傲然道:“主公放心吧,袁方手下爪牙,不过都是帮旱鸭子,在陆上逞狂便罢,他若敢下水,蔡某必将他生擒活捉,献于主公报仇雪恨。”

袁方无水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望着汉水中己军的一艘艘战舰,听着蔡瑁的豪言壮语,曹操这才放宽了心,阴沉的脸上,终于亮出了一丝欣慰。

打发走蔡瑁,曹操上马直往旱营,半道之时,忽有想起什么顾虑之事。

于是,曹操便将二子曹丕唤至近前,吩咐道:“我军虽有水军之利,但襄阳毕竟已受到威胁,丕儿,你速去将襄阳附近的名门豪族,统统都迁往江陵暂避,以防万一。”

荆襄豪族的支持,乃是曹操在荆州立足的根本,而襄阳又是大族们聚居最多的地方。

为了以防万一,使这些世族,落入袁方之手,曹操便要提前做准备,先把他们都迁往更南的江陵去。

“儿明白,我这就去办。”曹丕眼珠子一转,便明白了曹操的用意,当即拜辞而去。

曹操这才暗松了口气,登上旱地高处,远望着北岸,双目之中,阴冷的恨意如火再燃。

“袁贼,新野之役,将是你最后的逞狂,这一条汉水。我叫你插翅难越。”

……

两天之后,袁方率领着得胜之师,浩浩荡荡的由新野,进抵了樊城一线。

新野一破,袁方料定曹操会弃守樊城,所以也没急着出兵,而是待后续十余万大军。尽皆抵达新野后,再挥师南下。

二十五万大齐步骑,轻松夺了空城樊城,铁蹄直抵汉水北岸,大有可投鞭断江之势。

“只要渡过这一道汉水,就是荆州的核心。襄阳所在,离我一统天下的大业,终于又近了一步。”

望着滚滚汉水,袁方意气风发,感慨万千。

不过,想要渡过这一条汉水,却并不那么容易。

七天后。樊城水寨。

中军帐中,袁方盯着案上一道道情报,剑眉紧锁。

距离他攻占樊城,兵临汉水,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天。

这七天的时间时,对岸的蔡瑁水军是纹丝不动,一点都没有主动出击,为曹仁报仇的意思。

这让袁方感到有点意外。

袁方原本的计划中。蔡瑁会仗着其精锐水师,主动来进攻他的水寨,而袁方将趁势将蔡瑁引上岸来,将之诛灭。

只要蔡瑁和襄阳水军一灭,曹操便将无法阻挡他渡过汉水。

但事实却是,蔡瑁按兵不动,三百余艘战船。一万余水军死死的盘踞在南岸水寨,除了偶尔派出十几条快舰,小规模的骚扰之外,看不到半点将要主动进攻的迹像。

袁方这时才意识到。蔡瑁这个废材,的确还是有些斤两的。

难怪演义中,赤壁之战时,周瑜闻知曹操以蔡瑁统率水军时,深以忌惧,不得不用离间计除掉了蔡瑁。

而蔡瑁不上钩,袁方就不能主动发起进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