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夫之志(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是的!”我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观舅父近期之字可知舅父今日之情。”
“唉,我以为我隐藏的够好了,这些年连逸然和雨晨都看不透,没想到雅尘一来便从字中看出我所苦闷之事,若非亲眼所见,而是道听途,老夫真真是实难相信世间有此奇人啊!”
连着被夸的我甚觉不好意思,若再过奖、过誉之类的话,反觉得我自己有点儿谦虚过度的感觉了,但又不知该些什么好,只好尴尬的呵呵一笑。
“舅父心中烦闷之事乃是家国大事,为民为家,忧思忧虑为何却要故意隐瞒呢?”晴雪插话道。
“晴雪你有所不知啊。”萧麒长叹一声道,“纵观千余年来的王朝,庙堂之上朋党之争比比皆是,且无绝断$今之朝亦是如此,大司马王洵,执金吾王邑,国师刘歆三足而立,对峙数年无有结果↓年来,我既不投靠王洵,也不站在王邑那一边,更不与国师刘歆为伍,靠着不偏向任何一方的表之策方能如履薄冰的活到现在。而今这三人,都想拉乱归顺他们°们也知道这三人之党徒不是三公丞相,便是九卿王侯,我一个的丞相府司职实难与之抗衡∫现在是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也不好;答应这个,那个会恼恨我,答应那个,这个也会恼恨我♀等窘境势如骑虎,左右为难啊!”
“我听那王洵心狠手辣,为人狡诈无信,实在是个难以侍奉的主儿,舅父莫要站到他那一边啊。”晴雪劝道。
“若是不与他为伍,而站在其他任何一边,那他就会更加疯狂的报复。此人阴险难缠,十足的人,恐怕以后他会对逸然和雨晨下手,所以……”萧麒面色阴郁,声音低沉中包含了太多的无奈道,“可是,我又不甘啊!”
“那舅父难道就真的要和王洵一道儿?”晴雪问道。
“我有什么办法啊?”萧麒怅然若失地道,“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舅父为什么就不尝试离开?”我提议道。
“离开?”萧麒不解地问道。
“对,离开,辞官归家离开这个朝堂。”
“离得开吗?”萧麒仿若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在询问,“他们会放过我吗?”
“舅父,王洵、王邑他们想要拉裸,不过是看上你这个丞相司职之位,看上了你能不受任何阻拦的检举不法之事←们拉裸无非是让你可以隐瞒他们的不法之事$果你辞了官,没了这个权利,试想他们就没有拉裸的必要了,更没有必要费什么心思来罗织罪名陷害你♀样岂不是鲍了自己也鲍了家人?”
“好倒是好!只是少了这么一个稳定的政治平台,以后就没有权利为黎民百姓谋副利了。”
“舅父心系苍生、关乎黎民祸福,实乃大仁大义,只是如今之朝堂早已乌烟瘴气,若想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实在为难,且或妄自丢了性命,那时岂不是一样无人关心百姓的安勿?以雅尘之见,舅父应先闲居江湖鲍有用之身,以待他日云开雾散重居庙堂,那时再思君之忧雕之虑,岂不更好?”
“可如今天下苍生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萧麒不才,可也愿舍身为民,岂能因一己之生死弃亿万百姓于不顾?”
“话虽如此,然若救亿万苍生百姓亦并非一人之力,舅父如此只能多添冤魂,难有大功!”
“一人之力虽不行,萧麒仍愿毕残生之年献微薄之力,既无寸功,也要无愧于心。”萧麒听了我的劝告心中颇有些愤怒,他觉得我心无百姓只有自己,故而这一番愤慨之话。
眼见萧麒如此愤慨,我知道劝无益,只能赔笑附和道:“既然舅父已坚定信念,雅尘若再不识趣的劝,就是雅尘不识大体了。”
很多年以后,我回到现代,也一直思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