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名臣篇之阳虎(前517—前497活跃)(2/7)

赴宴,这三年来已经如惊弓之鸟的季孙斯敏感的意识到这是阳虎的阴谋,还是镇定的策反了驾车御戎,季孙斯的马车立刻冲向孟孙氏的家丁,要求孟孙氏保护。季孙斯逃出了阳虎的魔爪,阳虎的弟弟阳越急忙攻打孟孙氏,不克,阳越战死。阳虎一看孟孙氏早有防备,心生一计,率大队人马冲进都城,欲劫持鲁定公与叔孙不敢,借用鲁定公的君令与叔孙氏的军队,再来和孟孙氏较量。然而当阳虎冲到公宫时,这里已经被孟孙氏的军队控制。阳虎无奈,退守阳关(今山东泰安东)、讙(今山东宁阳县北)。这次政变因为行事不密,反被孟孙氏所图,险些丢了性命。精心策划的政变失败了。

逃亡齐国

阳虎落平阳,只能据守,再也掀不起大风大浪了。鲁国的朝堂再次回复了往日的形态,鲁侯坐朝,三桓理政。三桓尤其是季孙斯对阳虎是咬牙切齿。经历了短暂的休整后,于前501年6月,向阳虎的驻地——阳关发起了进攻。阳虎知道小小两个城邑抵挡不住鲁国的正规军,于是干脆的烧毁阳关城,乘乱逃亡齐国。齐景公对阳虎昔日反对与齐国联合攻打晋国耿耿于怀,但是考虑到这个人物毕竟是个平地崛起的人才,而且还可以得到阳虎所领的汶阳,龟阴几座与齐相邻的城邑,便将他收纳了,以阳虎为装饰,还是可以拉拢不少鲁国的政客,以备之后图谋鲁国。在齐国,阳虎又不老实了,积极贿赂齐国的当权派,再加上阳虎献城有功,很快便得到了齐景公的重用。阳虎向齐景公建议:乘鲁国尚未恢复,乘机攻打他。齐景公慑于晋国人,不敢造次,犹豫不决,就去请教鲍文子鲍国。鲍国谏曰:“阳虎很有本事,深得季氏宠信,但阳虎却想杀死季氏,进而祸乱鲁国。这个人曾说过‘为仁不富,为富不仁’这句话,他是一个只知利害,丝毫不讲道义的人。现在鲁国总算免除了这个祸害,贤君却收容他,进而听信于他,这不是引狼入室吗?”齐景公一想,对啊,这个阳虎向来都是个假公济私的小人,他要我出兵打鲁国,八成没安好心。景公越想越觉得这个阳虎是个危险人物。于是立刻下令逮捕阳虎。

阳虎侍赵

阳虎确实是神通广大,竟然开溜了。遭到齐景公的排斥后,阳虎绕道宋国,辗转至晋国。遇到了晋国时任中军佐的赵简子赵鞅,赵鞅一看这是奸雄,就委任阳虎为赵氏首辅。这时候,正在鲁国从政的孔子先生一听说赵鞅收纳了阳虎这样的乱臣贼子,诅咒道:“赵氏其世有乱乎!”赵鞅的左右也劝诫到:“阳虎这个人啊,很善于窃取他人的国政,怎么能让这样的人物来当赵氏的二把手呢?”赵简子微微一笑:“阳虎所善于窃取的是可以被窃取的政权,既然阳虎要窃取我的政权,我就一定会固守我的政权。”乱臣遇到强主,时运不济吗?我看是如鱼得水。赵简子就以其优秀的权谋之术驾驭着这位野心家,而且放手由阳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赵氏的家族实力日益增强,在诸侯中的声望也与日俱增。可是时间一久,阳虎又有些飘飘然了,开始旁若无人地敛财,并聚集了一帮门客。一日,赵简子将一个密折给他,上面赫然记录着阳虎网罗家臣、侵吞库金的事实。阳虎看过以后,吓出一身冷汗,以后行事再也不敢胡来了,细心辅佐赵氏。孔子先生预言阳虎将会祸乱赵氏,结果赵氏因阳虎之才而得到大治,赵简子最终成为晋国最强大的世卿。孔子先生的预言不幸落空了……

2得罪孔子

《列子》一书中对孔子一生所遭受的磨难概括为四:“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其中两难(围于陈蔡和见辱于阳虎)与阳虎有着直接的关联,另两难亦或多或少与阳虎有一定的关系。

阳虎得罪孔子的事例,据史料记载有三:

3侮辱孔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35年。传说,孔子年轻时嘴馋,尤爱吃乳猪肉。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