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81章 燧发枪红夷大炮(2/4)

将衙门客厅议事。

六人围在一张八仙桌前,桌子上放着堆火药、纸包,一支被拆卸成几截的鸟铳,还有一张宣纸,宣纸上用炭笔花着一根燧发枪草图。

六个大男人像是在吃火锅似得,围坐再八仙桌前指指点点,还差六双筷子。

茅元仪盯着那草图看了片刻,便道:

“总兵大人、知州大人在上,······”

刘招孙听不耐烦,挥手打断他道:

“茅兄,这里又没外人,你是本官心腹,又是宋大人挚友,就不要这么多繁文缛节了,直接说事儿,奴酋正在攻打叶赫,接下来就是沈阳,本官除了保境安民,还有要立即制造红夷大炮、米尼步枪、手雷、野战炮,给步枪上刺刀······,军务繁忙,若是都像你这样婆婆妈妈,要多花费多少时间。赶紧说这燧发枪,到底能不能造?!”

茅元仪听了这话,暗暗一惊,他不知道米尼步枪、手雷、野战炮以及步枪上刺刀是什么利器,只是连忙拱手称是。

如今刘招孙从参将升为总兵,被朝廷封宣武将军,还兼职开原两个卫所的同知,又从皇帝那里拿了二十多两银子,有钱有兵有粮,可谓一方诸侯,和他这样下官说话还是这样平易近人,这位封建幕僚颇为感动,他稍稍思索片刻,继续道:

“这合机铳,哦,就是大人所说的燧发枪,其实只是比鸟铳多了一个隐藏的扳机,手指扣动外面这个扳机后,隐藏的扳机也发动起来,便是这图上说的,阳发火,阴启门。这样相比点火绳的火铳,便节省了点火的步骤,发射起来,更为快捷。只是·····”

茅元仪说罢,抬头望向宋应星,茅元仪与宋应星在京师便认识,两人在京师时便曾研究过这种合击铳,当然那时只是设想,并没有真正制造出来。

宋应星见茅元仪望向自己,便给这位老友救场,对刘招孙拱手道:

“大人,其实这合机铳制造工序不难,只要给工匠图纸,很快也能造出,难得却是是这簧片,一杆合机铳,至少需要三钱簧片,簧片必须弹缩有力,若是做的薄了,不经用,做的厚了,难以击发,此外,”

宋应星颇有些局促,搓了搓手,抬头望刘招孙一眼。

“宋大人请说。”

“这簧片都需要好钢,加上雇人钻枪管,木工成本······下官与茅石民在京师时,算过,每杆须耗费白银五两,较之鸟铳还贵一些。”

宋应星说完,盯着刘招孙不语。

刘招孙沉吟良久,一杆燧发铳成本五两银子,加上保养维修和平时训练成本,至少奔七八两去了,装备一千人就是八千两,钱他倒是能出得起,只是目前工匠人手肯定不够,不管那些,先造出一批出来再说。

想到这里,刘招孙对宋应星点点头,回道:

“银子问题不大,只是本官担心这燧发枪的发火率。”

穿越之前,刘招孙对燧发枪多少有些了解,他虽连票友都算不上,不过也听说这个时代的燧发枪故障频发,发火率较低,这也是燧发枪迟迟没有取代火绳枪的原因之一。

他可不想花费一大笔银子,最后造出一堆残次品。

刘招孙见茅元仪旁边坐着个头发灰白的铁匠,见几位上官滔滔不绝,他喉头蠕动,几次想要说话,刘招孙便对他道:

“这位老匠头怎么称呼?”

那工匠听见总兵大人向自己问话,连忙起身离开座位,就要给刘招孙叩拜行礼。

“老人家坐着说话!”

茅元仪看那匠头一眼,老匠头这才小心翼翼坐下,拱手对刘招孙道:

“回大人,小人叫个雷有材,是沈阳的匠头,上回茅老爷花钱给咱赎了匠户,带着几十个铁匠,跟着茅老爷来开原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