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9节(3/5)

天下,而黄道周是当时有名的理学大儒,所以故意拾取宋儒朱熹之流常讲的“天理人欲”的牙慧,批评黄道周,好像忽然找到了一件锋利武器。然而黄道周今天在他面前犯颜廷争的是万分急迫的实际问题,所以不愿多谈“天理人欲”的道理,倔强地回答:

“臣,臣,臣如何可以不言臣读书数十年,于天人义利之辨,稍有所知。惟以忠君爱民为心,不以功名爵禄为怀。臣多年躬耕田拢,胼手胝足,衣布衣,食粗食,清贫自守,不慕荣利,天下人所共闻,岂因未曾人阁而始攻嗣昌”

崇祯自知责备黄道周有点理亏,虽然神色仍然十分严峻,却用稍微缓和的口气:“清白操守,固是美德,但不可做物,不可朋比。古人伯夷为圣之清者,你比伯夷如何朕知道你有操守,故屡次将你斥逐,究竟还想用你。没想到你偏激矫情,任性放肆,一至于此姑念你是讲官1,这一次宽恕了你。以后不准再攻讦大臣,阻挠大计。下去吧”

1讲官为皇帝讲书的官。

黄道周担心朝政这样下去,将有亡国之祸,所以才昧死直陈,希望有所挽救。他是宁死也不愿看见大明亡国的。现在见皇上并不体谅他的忠心,又不许他继续话,他几乎要痛哭起来,大声:

“陛下臣句句话都是为君为国,不存半点私心。夫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臣恐陛下如此一意孤行,必将使人心尽失,四海鼎沸,国事更不可收拾”

“出去候旨”

“征练饷,祸国殃民。臣今日不言,臣负陛下,亦负天下万民。陛下今日杀臣,陛下负臣”

黄道周虽然没有明言将会亡国,但是崇祯十分敏感,从“臣负陛下”四个字听出来这种含意,不禁勃然大怒,动了杀他的心,拍案喝道:

“黄道周尔如此胡搅蛮缠,争辩不止,全失去臣子对君父体统,实在可恶你自以为名望甚高,朕不能治你的罪么哼少正卯也是闻人,徒以心逆而险,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不免孔子之诛。今之人多类此者”

“臣平日忠孝居心,无一毫偏私,非少正卯一类人物。”

崇祯一想,黄道周是个大儒,确实不是少正卯一类人物,所以尽管十分震怒,却是表现了破天荒的容忍,打算把道周喝退出朝,再议他一个罪名,贬他到几千里外去做个官,永远不叫他重回朝廷。他怒视着道周,厉声喝道:

“黄道周出去”

黄道周叩头起来,两腿酸麻,艰难地扭转身,踉踉跄跄地向外走去。崇祯望着他的脊背,想着自己对国事万般苦撑竟不能得他这样的大臣谅解,不由得叹口气,恨恨地:

“黄道周一生学问,只学会一个佞字”

道周立刻车转身,重新跪下,双手按地,花白的长须在胸前索索战抖。他沉痛而倔强地:

“皇上臣只学成一个佞字,臣愿把忠、佞二字对皇上剖析一下。倘若在君父前**敢言算是佞,难道在君父前谗谄面谀为忠么忠佞不别,邪正淆矣,如何能做到政事清明”

“你不顾国家急难,不思君父忧劳,徒事口舌之争以博取敢谏之名,非佞而何”

“陛下所信者惟杨嗣昌。先增剿炯,继增练饷,均嗣昌所建议。嗣昌对东虏不知整军经武,大张挞伐,只一味暗中求和。他举荐陈新甲为本兵,实为继续向东虏议和计。似此祸国殃民,欺君罔上之人,而陛下宠之,信之,不以彼为佞臣。臣读书一生,只学会犯颜直谏,并未学会逢迎阿谀,欺君罔上,竟被陛下目为佞臣。”

崇祯大喝道:“给我拿了如此狂悻,拿下去着实打”

登时上来几个锦衣力士将黄道周从地上拖起来,推了出去。崇祯拍着御案咆哮:

“着实打着实打”

满朝武都震惊失色,战栗不止,连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