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平戎服(2/3)
,将烹好的茶盅装盘,由春梅端着送到四人面前。
朱延平端着茶盅看向卢象升,卢象升皱着眉还在思考,曹少钦道:“依我看,这套服饰英武不下曳撒,尚武气息十足,又极为便利、耐用。不仅军中能用,匠坊、田地,各处皆可用之。且用色兼具内敛、深沉、浑厚之美,形制紧绷如弯弓,能彰显人之棱角、锐气。”
卢象升听了,这才发表意见:“一改服饰之繁冗,这套军服先藏着,等各方面储备充足后大面积装备军士,也可对外出售,其中利润不菲呀。现在若传出去,帆布、棉价会上涨,宗柔设计的东西,可能会便宜其他人。”
作为常州宜兴人,卢象升对江南服饰的潮流也有经历,看向寇青桐道:“待出售前,秦淮河上不妨送上一些,那里的人会给宗柔一个面子,帮着推销。”
秦淮河上的名妓,服饰及各项用度,一直引领着江南的时尚潮流,江南的潮流,就是中国的潮流,进而扩散世界。
对于这套过于彰显个性的服饰会不会被人抵制,朱延平毫无这方面的顾虑,思想上大明是开放的,就连官员都可以洗礼入教,更别服饰改革。
这年头奇装异服只要不犯禁,不是洞洞装之类故意露肉的,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是传中的大唐,女子穿着裙子,裹着抹胸露出肚脐眼逛街,都不算事儿。
服饰改革,只要实用、美观,没人会抗拒。
这也能算是易服,可易服也有本质区别,剃发易服是被迫的,改了的衣服是很丑的,关键还是被迫。若是自己内部进行易服,那就是自我的一次革新。
一句话,你逼迫我换穿其他形式的衣裳,还不如我原来的漂亮,我自然要反抗,我要穿什么衣服是我的事情!这就是血性!
对卢象升的建议寇青桐应下,她是从秦淮出来的,自然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让这种服饰流行起来,秦淮上的推销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最关键的。
只要那里的部分姐妹身穿这套能显示形体之美、又可增添英武的服饰,以现在的士林风气来,必然会成为燎原之势,会在短时间内火爆起来。
一旁袁枢打趣:“建斗兄,看来是穷怕了,这挣钱的主意也是一个接一个。”
袁枢家里真的很有钱,据他他祖母有孕时,他祖父梦到吕洞宾赐座下童子转世,天启二年袁可立出海指挥南四卫战事,险些海上遇难,据就是吕祖施法保护袁可立所在船队安稳,没有被擦肩而过的风浪吞噬。
袁可立也是儒道兵法四家兼修,在道门中有着极高的声誉。
所以在睢州别墅陆园中建起袁家山道场供奉吕洞宾,典藏各类道书,成为中原道门的一时圣地,争相前去。
唔,这座道场是船型的,在天然地形上进行人工修建,建造成战船模样,为的就是纪念当年的事情。
卢象升端着茶盅饮一口,笑道:“不为民,不知钱粮寡。按着宗柔的话来,为民生花钱,多少钱都不够。这也是,世道逼出来的,没奈何的事情。再,咱也户部出来的,不懂生财之道,怎么好意思自己是户部的?”
两个人不仅是同年而生的朋友,也在户部一起工作过,卢象升和杨嗣昌是户部主事,袁枢以举人的身份在里面帮忙算账、审计。
朱延平向后仰躺,看着湛蓝天空道:“建斗兄不自己是户部的,人人都会以为建斗兄是兵部出来的。”
袁枢着头:“是呀,当时建斗要去翰林院进修再转兵部,可户部上下真没人敢去,户部四大主事空缺,建斗上去补了一个,杨嗣昌补了一个,为兄挑了一个兼管着,另一个归侍郎李长庚亲管,后来是李春烨,就这样不伦不类四个人,撑起了户部运转。想起来,宛如昨日,历历在目。”
袁枢一顿,问:“对了,这套服饰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