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平戎服(3/3)
该有个名字,若宗柔给面子,这衣裳就依咱的意思,叫做戎服可好?”
朱延平故作郁闷、不甘:“伯应兄都开口了,弟还能什么?原本,想叫做平服的。”
卢象升摸着短须道:“戎服以偏概全,不易推广,不若叫做平戎服,寓意也好。再不成,也可叫做车服。”
“嗯,就叫平戎服,寓意好,以戈止武,四海咸平。”
袁枢一锤定音,指着李鸿基道:“这套衣服我订五百套,用料、色泽尽量上乘,待这里发售、列装军士时,我给山东军将、河南各地的朋友一人送上两套。”
曹少钦也开口:“宫里也要,最少一万套。”
袁枢翻了个白眼,他和曹少钦不对付,两个人曾经有鸡毛蒜皮的纠葛,打趣道:“曹大手笔,这一万套最少三万多两。”
曹少钦端着茶盅,语气平淡:“不止,这批服装我要先拿,刺绣补子后才能送到宫里,前后大约要五、六万两吧。花钱事,将这件事做成定局,才是大事。毕竟,我们不认为这套平戎服出格,可有些老朽不这么认为。”
“宫里头,各军、及江南秦淮一同使力,平戎服席卷之势造好,别人也不了什么。白了,老头子不喜欢,咱年轻人喜欢。”
曹少钦一口饮尽,努着下巴很认真的道:“有朝气,锐意十足,很好。”
都没合股一起干的话,曹少钦身份限定,宫里人不能背着皇帝与外面人有利益往来,他一开口必然是代表宫里入股。
袁枢是不差这个钱,对袁家来守好现在的盘子,就足够对得起先人,足够自己,也够后人使唤的了。
至于卢象升没有曹少钦的身份限制,也没有袁枢那样丰厚的家财,可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他加入朱延平、曹少钦这个盐运垄断团体,也是有公事需求的,也有良心的原因,与自己家族产业没什么关联。
若一起合股做买卖,与东林人有什么区别?
他有他的坚持和理念,大家在一起合作是为国事,也是好友关系促成的袍泽战友关系,一旦有了私下利益联合,那就是朋党。
至于与塞外人的买卖,朱延平就是牵个头,具体由朝廷来谈,谈好后内部再分配。
若朝廷的人谈不好,朱延平再出来耍威风,要么给贪心不足的太仆寺、兵部甩脸色,要么恐吓塞外人。
实际上大家都不傻的话,真没朱延平什么事,塞外的买卖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兵部一如既往的缺钱,要在军需上节省军费;太仆寺的郭允厚刚上来,也是需要政绩来证明自己的。塞外那里在贸易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也是能受气的,很难闹起来。
真闹了,必然有鬼作祟。
本章已完成!